中频感应
锻造加热炉铸钢前操作步骤 通电熔化:开始先通电4~8min供给中频电炉60%左右的功率,待电流冲击停止后,逐渐将功率增至*大植。 捣料助熔:随着埚下部炉料熔化,随时注意捣料,防止“搭桥”,并继续添加炉料。 造渣:大部分炉料熔化后,加入造渣材料(质量比为:石灰粉:氟石粉=2:1)造渣覆盖钢液,造渣材料加入量为钢液重量的1%~1.5%。 取样扒渣:大约95%的炉料熔毕时,取钢样分析,并将其余5%的炉料加入炉内。全部炉料溶毕后,降低功率至40%~60%,倾炉扒渣,并另造新渣。
脱氧:渣料溶毕后,往炉渣面上加脱氧剂(质量比为:石灰粉:铝粉=2:1)进行扩散脱氧。脱氧过程中可用石灰粉和氟石粉调整炉渣的粘度,使炉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。 调整成分:根据化学分析结果,调整钢液化学成分,其中含硅量应在出钢前10min以内进行调整。 测温,做圆杯试样:测量钢液温度,并作圆杯试样,检查钢液脱氧情况。 加补充铁合金:钢液温度达到1630~1650°C,圆杯试样收缩良好时,扒除一半炉渣后,加终脱氧出钢:补充铁合金溶毕后,每吨钢液插铝0.15-0.25%终脱氧,插铝后2~3min以内停电倾炉出钢。 长期使用的感应线圈可能会变形, 使炉衬受力不均,易造成裂纹。所以发现线圈有变形时, 一定要修正后再用。如果线圈处的隔热材料砌筑得凹凸不平, 当炉衬受热后产生膨胀, 周边受力不均, 炉衬局部也会被拉裂。所以要求砌筑的保温层要平整。
浏览更多关于:
中频炉|中频电炉|感应加热设备|中频感应加热设备 的内容